新闻资讯

热门推荐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
热门标签

|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
2023年储能行业将会迎来哪些重大变化?

发布时间:2023-07-03 21:15:06 作者:珏佳泉州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:319

《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(2020—2024年)》《贯彻落实<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>2019-2020年行动计划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等众多相关政策,支持发展储能技术、开展储能项目示范、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、部署产业发展规划等,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。

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。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,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,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,用于削峰填谷,减轻电网波动。能量有多种形式,包括辐射,化学的,重力势能,电势能,电力,高温,潜热和动力。

电化学储能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进行能量的存储和释放,这类储能技术运用非常广泛,主要产品有铅酸电池、锂电池、镍镉电池、镍氢电池、钠硫电池、液流电池。电磁储能主要是靠建立磁场或者电场存储电能,主要产品有超导磁储能、超级电容器。机械储能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形式存储,主要产品有抽水储能、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。

储能电站可以作为新能源并网的"缓冲区",从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,提高电能质量,维护系统的稳定性。虚拟同步机发电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新能源领域,能等效常规同步发电机运行特征的先进技术。应用这种先进的控制技术,能使风机、光伏发电设备更加智能,具备频率自适应能力,提供电网暂态稳定支撑能力,实现清洁能源友好并网。

目前,中国的储能发展还是以政策驱动为主。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,随着产业稳定预期的基本形成,光伏企业、分布式能源企业、电力设备企业、动力电池企业、电动汽车企业等纷纷进入,开始加大力度布局,开拓储能市场,进一步探索具有盈利性的商业模式。目前,储能产业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份,其中新增投运规模最大的是江苏省,西藏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北京、广东、上海等省份储能市场都十分活跃且各具特色。目前,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、电网辅助服务、用户侧储能等领域的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。新增项目中,用户侧储能一枝独秀,占到年度新增装机容量的59%。

我国锂电储能技术持续创新,厂商加紧布局,应用在不断深化,业务快速发展,锂电储能产业开始步入商业化初期,锂电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和得到初步验证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新基建、能源变革、电气化进程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,都将给储能产业和市场创造巨大的商机,锂电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
“十四五”绿色低碳发展和双碳战略将加快拉动锂电储能产业扩张,随着寿命和安全性能的持续提升、成本的持续降低,锂电储能在电力系统和新基建相关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,预计到2025年,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0GW(包括储能电站、5G基站和新基建其他领域等),市场空间约2000亿元;预计到2035年,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600GW,市场空间约2万亿元。

目前,商用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锰酸锂、磷酸铁锂、三元体系。相比消费类电池和动力电池,储能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,但是对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较高。相较于其他体系电池,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、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优势,更符合储能电池需求。无论从目前的应用情况还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,未来储能市场的主力军是磷酸铁锂电池,特别是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(循环寿命≥10000次)。

国内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.8GW,年增长率38%。其中,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,达到13.1GW/27.1GWh,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%,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%。其预期,保守场景下,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.0GW,2023-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.3%,

从储能行业需求端来看,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特征,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挑战,推动储能的需求更加明确。从政策端来看,国家&地方政策对于储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风光配储目标下,储能规模有望持续增长。

预计,2023年中国储能将迎来又一个高速发展的一年。预计“十四五”时期,新型储能将持续高速发展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5%-70%,市场规模将会屡创新高。

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奠定基础。储能应用场景极为广泛,一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。分布式和微网中的储能应用,大体与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类似。但它灵活适用,可以广泛应用在工商、民用、海岛和偏远无电人口上,随着分布式发电比例不断提升,它也因之成为储能应用的热点市场。

 


本文标签

相关文章